24直播网

孙继海:我没关注过苏超;国强民富后会有更多人踢球

发布时间:2025.10.24

10月23日,在腾讯新闻《从何说起》的深度访谈中,孙继海就苏超联赛及中国球迷文化发表了独到见解。

你会看球吗,有关注到苏超吗

作为职业足球人,我始终保持对赛事的关注。从五大联赛到青少年赛事,从国家队比赛到基层足球活动,我的视野覆盖足球生态的各个层面。但必须承认,对于苏超联赛我确实缺乏系统关注——某次偶然调台看到央视体育频道的转播,最终还是选择了切换频道,这或许折射出国内观众对非主流联赛的认知现状。

地方球市很火,你是什么感受

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地位从未动摇,地方球市的火热正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。当数万观众在球场共同制造声浪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体育消费的升级,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缩影。

那大家就说中国足球还不如搞搞群众运动,还能带动文旅呢

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。体育强国的建设需要双轮驱动:文旅产业的带动效应固然重要,但奥运赛场上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,更能激发民族自豪感。这种精神价值无法用经济指标衡量,却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。当前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滞后,恰恰需要我们在草根层面投入更多精力,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生态。

对于中国球迷的看法

球员时代的我曾对球迷文化缺乏深刻认知,直到退役后以解说员和观众身份重新审视,才真正体会到中国球迷的珍贵品质。当比赛结果令人失望、过程缺乏观赏性时,六万观众依然用整齐的呐喊和创意的人浪营造主场氛围,这种超越胜负的忠诚令人动容。所谓"球迷要求降低"的调侃背后,实则是中国足球最宝贵的财富——即便身处低谷,依然有坚定的支持者用行动诠释热爱。

这种热爱在大连英博等球队的主场得到充分验证。每场六万人的上座率(尽管其他地区情况未知),与苏超、渝超等区域联赛形成呼应,证明足球在中国依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。这种基础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,而是蕴含着改变体育生态的潜在能量。

你认为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哪儿

中国足球的振兴之路,必须置于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。2002年从英国归国时,大连街头等公交的秩序让我震撼——这个细节折射出国家进步带来的公民素质提升。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,教育观念的转变将成为必然:不再将读书视为唯一出路,尊重孩子的天性选择,这样的社会环境将为足球人才提供沃土。

一个典型案例印证了这种转变:某朋友的孩子初到训练基地时总抱着iPad,但很快被集体活动吸引,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大幅缩减。这种自发选择比任何强制措施都更有效,它预示着当社会提供足够多元的成长路径时,体育自然会成为青少年的主动选择。

展望未来二三十年,随着城市化进程完成,家长的教育理念将更加开放。当每个城市都具备北上广深的发展水平,当"读书唯一论"被打破,足球人口基数必将实现质的飞跃。这种转变不是空中楼阁,从当前青训市场的热度可见端倪——在现有条件下提供优质训练环境,注重素质与品行培养,正是把握历史机遇的关键。

中国足球的希望,既在于顶层设计的完善,更在于社会观念的进化。当体育真正回归教育本质,当成功标准不再单一,我们终将看到足球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这需要耐心,更需要信心,而我选择用行动参与这场变革。

相关资讯

热点资讯

热门比赛

今日共2场

比赛回放

热门标签